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 人民日报10月27日署名文章:
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论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郑青原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我们对于走什么样的政治道路,早已有了明确的回答。这条道路,凝聚着几代人的艰辛探索,积累了近代中国百余年历史经验,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这条政治道路的重大意义。这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们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早在1979年,我们党就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后一直强调,我们实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30多年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始终随着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不断深化,始终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主题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了党和国家活力,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回顾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不难发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围绕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我们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从党的领导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践;从大刀阔斧地推进机构改革,到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到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城乡同权的选举制度改革、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到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汇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大潮,推动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创造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充分证明,我们实行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
不断深化的政治体制改革,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既能广泛发扬民主,又能实现高度集中;既能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又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提高国家效率。九八抗洪,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关键时刻、重大时节,正是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催生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使我们能够昂然战胜自然风险的挑战、经济危机的冲击、政治风波的考验,使我们能够圆满组织、成功举办各种重大国际活动,在中华大地创造奇迹。
对于这一点,即使是一些西方学者也不否认。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成果,为人类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提供了重要经验。那种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看法既有悖于客观规律,也不符合客观事实。
当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论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是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仍有不足和弊端,依然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我们有必要认真总结和长期坚持这些来自实践、符合规律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才能有力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是要抛弃而是要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同步推进,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最终目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对发展人民民主、保障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越性。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进行,而不能背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和人民在深刻总结长期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确立起来的,是我们党和人民尊重国情、尊重历史的正确选择。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模式,搞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鼎立那一套。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在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搞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与我国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与我国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相适应,有秩序、有步骤地展开,决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更不能华而不实、空喊口号。
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在饱经沧桑、历经磨难之后认识到的真理,也是中华民族面向未来、壮大发展的指南。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郑青原)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加快转变
主攻方向→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重要支撑→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
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点→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动力→坚持改革开放
昨日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公报解读
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 吴忠民
“十二五”规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强国和富民结合为一体,解决好“藏富于民”的问题,它是“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文化: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 汪同三
以前中国更多强调经济建设,现在公众除了衣食住行外,还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且,文化产业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巨大发展空间。五中全会的精神顺应了这种需求。
发展:扩大消费需求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郑新立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仅是字面的改变。原来所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至少扩大至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三个方面。
党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 牛文元
中国成功地化解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为全球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现实体现,党的领导也将是实现“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 王长江
可以看出中国对改革加强了综合配套,改革将不再是某一个方面的改革,而是各领域齐头并进的全面性的改革。
统一:两岸关系把握和平发展主题
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
|
2010年10月28日 22:27:3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 人民日报10月29日署名文章: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 ——四论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郑青原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30多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建立在新体制对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旧体制的不断突破上。“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30多年来中国发展一以贯之的选择。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是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无论是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格局的奠定,还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的推进,改革开放一直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这场伟大革命引领一个人口占世界近1/4的国家,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走上现代化道路。30多年,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多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30多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三千多万。正是改革开放激发出的强大活力,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的意义,还在于这场伟大革命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让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丰富着世界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邓小平曾说:“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在波澜壮阔的变革中,中国探寻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呈现社会主义中国的精彩,西方媒体感叹:“中国道路”激发了世界关于制度的丰富想象。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进步,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不竭的动力。讲发展,必须讲改革;要继续发展,必须深化改革,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关于发展道路的共识。
基于这个共识,中国从未停止改革的步伐。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不断焕发;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改革全面推进……正是不断建立的新制度、不断出台的新举措、不断涌现的新探索,使整个中国社会活跃起来、振奋起来、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4000美元,改革中的各种问题正不断呈现。我们用30多年走过其他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了大量新矛盾新问题。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也使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让我们改革开放面临的复杂局面“世所罕见”。 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要珍惜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就,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如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谋求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多地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日益高涨的需求?如何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只有以更多智慧、更大勇气和更强决心,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让社会主义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行。 今天,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节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接续点。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是加强宏观调控,还是调整经济结构;无论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还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赢得空间、获得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已经形成,改革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必须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0多年前,我们党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抓住发展机遇最重要的经验。这场伟大的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今天,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珍视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我们必定能够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